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六盘水市普通高中教育纵向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 (试行)》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4-04-24 09:40   字体:[]

各市(特区、区)教育局市直中小学校

现将《六盘水市普通高中教育纵向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六盘水市普通高中教育纵向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试行)


202443


附件

六盘水市普通高中教育纵向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试行)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探索并建立纵向集团化办学模式,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深化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增强基础教育办学活力,加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机制、课程建构、教学方式、队伍建设、评价招生等探索与实践,服务我市基础教育多层次人才成长需要,提高基础教育办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目标任务

各市(特区、区)在全面总结属地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经验基础上,逐步探索并建立纵向、多元化、全方位贯通发展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打破基础教育各学段间的壁垒,打破区域地方保护,提高办学融合度、粘合度,推动各地各学段教育有效衔接,实现基础教育协同发展。20243月前,在前期组建的20个普通高中纵向教育集团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有条件的市(特区、区)或学校可以延伸至小学],并有效实施,探索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纵向贯通一体化培养。

三、主要措施

(一)建立纵向教育集团

1完善纵向教育集团办学体制机制。纵向教育集团为公办性质,实行牵头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的管理体制。各市(特区、区)根据基础教育综合发展水平,科学规划纵向集团化办学模式。纵向教育集团坚持集团成员校法定代表人不变、教师编制不变、拨款机制不变原则,加挂纵向教育集团牌子。

2加强纵向教育集团办学统筹。市直学校纵向集团化办学须经市教育局审批同意后举办。各市(特区、区)纵向集团化办学须由牵头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报市教育局备案同意后举办。纵向教育集团办学须依据市县级实施方案制定纵向教育集团办学章程和纵向教育集团办学实施方案,并报牵头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批。各中小学未经牵头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市教育局备案同意不得擅自成立纵向教育集团。

3优化纵向教育集团教师资源配置。通过招录、外聘、引进优秀专业人才等方式优先保障纵向教育集团办学师资需求。提高干部、教师培养层次,提升培养质量。推动纵向教育集团不同学段干部、教师定期双向交流。依托我市各学段省、市名师工作室师资,加强纵向教育集团学科团队建设。依托第三方,聘请五大学科竞赛金牌教练等国家名优教师共同组建竞赛培养师资团队,联合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支持纵向教育集团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省市高端教师研修活动。

(二)创新纵向教育集团人才培养方式

1探索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纵向贯通一体化培养。结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身心特点,小学阶段注重学生学习兴趣、探究意识、勤学习惯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初中阶段注重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侧重于发掘学生潜质;普通高中阶段开展学生专科专长、专业化早期培养和生涯规划指导,结合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和强基计划选拔标准,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培养目标上侧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特长和综合素质。

2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依托我市各学段省、市名师工作室和学科基地校,探索跨学段开展学科教研、课程开发、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等活动,实现优质资源、平台的共建共享,推动形成培养理念、价值追求、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及评价激励等的一体化。

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现代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先进教学理念学习,建立起具有集团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的深度变革。通过实施跨班级、年级选课制度,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为贯通实验班学生量身设计课程和选配师资。纵向教育集团贯通实验班学生实行导师制,由学校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特点配优导师。导师负责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课程学习、研究性学习和生涯规划。

4加强贯通实验班学生培养监测跟踪分析和评价。建立贯通实验班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定期对培养对象进行发展分析,并提供发展报告。建立贯通实验班学生培养过程性评价机制,加强写实记录,对学生思想品质、身心素质、学业水平、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建立多元、动态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引导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

(三)构建纵向教育集团课程体系

1融合国家课程。根据国家课程方案,通过必修课、研究性课程学习以及科创活动、学科竞赛、强基培训等方式,尝试开设早培数学、早培物理、早培化学、早培信息技术等课程,为贯通实验班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2贯通校本课程。积极开发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专题化、系列化、模块化的校本课程,如学术类和活动类课程、兴趣类课程和学科特长类课程、研究类课程和创作类课程。

3衔接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课程。建立纵向教育集团早期培养一体化课程研发团队,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培养目标、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实现课程体系建设一体化,确保培养贯通衔接。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各市(特区、区)教育局和市直高中要全面加强党对纵向教育集团的领导,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办学方向,充分发挥集团内学校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加强纵向教育集团党建、思政、意识形态工作,推动纵向集团化办学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教育公平,提高育人质量上取得良好成效。

(二)加强组织和经费保障。各市(特区、区)教育局和市直高中要成立推进纵向教育集团办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规划、协调、组织、实施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纵向教育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要在资金投入、资源配置、文化建设、教育科研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积极推进本地纵向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

(三)加强督导评价。各市(特区、区)教育局和市直高中要从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社会认可及发展潜能等方面构建纵向教育集团办学督导评估体系,对纵向教育集团化办学进行专项监测和评价,推动纵向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健康发展。

(四)加强宣传引导。各市(特区、区)教育局和市直高中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及时总结、宣传、报道、推广纵向集团化办学成功经验,引导社会各界知晓、理解和支持纵向集团化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