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畅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托幼一体化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托幼一体化发展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5所幼儿园开办托班,可提供托位数1797个,对推进全市托幼一体化发展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关于“补齐公办幼儿园短板”的建议
(一)当前工作情况
1.科学布局优化城乡学前教育。一是将全市幼儿园项目建设用地纳入“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合理布局主城区教育资源,推动主城区基础教育均衡科学发展。三是编制“十四五”学前教育提升计划,将持续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作为“十四五”期间重要工作。
2.不断扩大公办学位供给。通过“四个一批”等方式,利用财政性资金新建改扩建和盘活国有资产等扩大公办资源,新增一批公办幼儿园学位。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主要为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05所、新增普惠性幼儿园学位2.8万个。其中,在中心城区建成六枝特区特区第九中学附设幼儿园;盘州市第八幼儿园亦资分园;高新区红桥街道付家营幼儿园;六盘水市第五实验幼儿园、钟山区荷泉街道中心幼儿园、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和第二幼儿园、钟山区第三实验幼儿园景新分园、钟山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凤凰里分园、钟山区第十一幼儿园和六盘水市第二实验幼儿园(新增教学楼)等并投入使用,累计增加4710个公办学位。
3.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上严格按照《贵州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扶持及管理办法》认定标准,围绕规划科学合理、资产产权清晰、办园条件达标、资质合法有效、收费行为规范等八个方面标准,经幼儿园申请、县级认定、公示公告、发文认定、上报备案程序认定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对认定的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根据认定的类型(一类、二类、三类),结合在园幼儿人数,统筹中央、省、市级资金给予奖补。
(二)下一步措施。一是有效扩充公办园学位供给。继续通过“四个一批”方式扩大公办学位供给,以满足更多适龄儿童入公办园的需求。督促加快六枝特区第八幼儿园、钟山区利民幼儿园等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2024年秋季学期建成投用;加快推进六盘水高新区第一幼儿园等项目实施,力争2024年底前中心城区再增加1800个公办学位,解决城区区域性公办幼儿学位差缺问题。二是坚持每年认定一批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按照规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期限为3年)。争取财政支持,每年市级预算一定资金奖补上一年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二、关于“加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保障力度”的建议
(一)当前工作情况。一是关于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方面,对于认定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我市严格执行《贵州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扶持及管理办法》规定的保育教育费不超过800元/生/月收费标准。对认定的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根据认定的类型(一类、二类、三类),结合在园幼儿人数,统筹中央、省、市级资金给予奖补,其中市级2022年奖补650万元、2023年奖补298万元。对于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实行市场调节价,由幼儿园向发改部门备案后即可。二是关于加强民办管理方面。印发《六盘水市实施幼儿园“园园达标”工程工作方案》,通过实施“园园达标”工程不断规范薄弱民办幼儿园管理。各市(特区、区)教育局坚持扶持与管理相结合,定期不定期开展办学行为检查,对办学规范的、保教质量高的幼儿园支持其扩大办学规模,对于办学条件差、保教质量低的幼儿园,督促其限时整改。
(二)下一步措施。一是严格执行《贵州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扶持及管理办法》规定的保育教育费不超过800元/生/月收费标准。二是推动民办幼儿园管理常态化工作,进一步提升民办幼儿园保教质量。
三、关于“加强幼儿师资建设提升办园质量”的建议
(一)当前工作情况。一是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实施工作的通知》《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各地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乡村幼儿园教师生活补助补贴政策。如六枝特区按一类500元/月、二类400元/月、三类300元/月的标准对乡村幼儿园教师进行补助。二是通过六盘水师范学院、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和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地方高校,争取省教育厅及有关部门支持,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和早期教育专业,全面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推进3—6岁儿童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共培养托育和幼教等相关专业教师2300余名,为全市托育机构输送大量专业人才。三是我市争取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支持,建立以六枝特区和盘州市为国家级“安吉游戏”试点、水城区为“安吉游戏”省级试点、钟山区为“幼小衔接”省级试点的机制,在全市全面启动“安吉游戏”和“幼小衔接”推广计划。制定下发《六盘水市教育局关于公布市级“幼小衔接”试点校(园)“安吉游戏”推广试点园和指导专家遴选结果的通知》,各市(特区、区)分别遴选3所城区、乡镇和村级幼儿园作为“安吉游戏”和“幼小衔接”试点园,在全市范围内遴选41名业务骨干为市级专家团队,常态化组织开展各级培训及教研活动,科学传递“安吉游戏”和“幼小衔接”理念和发展价值,有效改变教师的儿童观。
(二)下一步措施。一是依托国家、省、市级项目申报和研究,让具有条件,教师专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园所能够在更高的平台上历练成长,为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拔得头筹。二是不断发挥全市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专班和兼职教研员职能,通过深入调研,查找学前教师队伍发展的短板,建机制拟计划,聚焦问题补齐短板,实现教师队伍均衡发展。三是依托高校专家和名师引领效能,通过高校专家理论指导、成果凝练和名师工作室实践与研究相结合的模式,着眼于增强教师课程实施、教科研能力,打造托育、教育方面的师资培养,形成教师专业发展梯队。四是依据职称评审要求,为教师搭建平台、争取机遇、累积成果,为教师申报职称,提高工资待遇创造有利条件。
四、关于“推进‘托幼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一)当前工作情况。一是根据《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市教育局鼓励各市(特区、区)各级各类有条件的幼儿园开办托班。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5所幼儿园开办托班(其中公办幼儿园4所、民办幼儿园41所),可提供托位数1797个。全市共有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292家,其中,营利性140家,非营利性152家,登记备案托育机构数24家,能提供托位数13524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48个,每千名3岁以下婴幼儿拥有托位数126个,2岁以下婴幼儿托位占比22%,从业人员1900人,托育服务从业人员持有初级及以上保育师资格证书占比31%,单个托位平均价格1800元每月,普惠托位占总托位的比例为42%,3家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照护中心获2023年贵州省示范性托育机构荣誉称号,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家庭服务满意度91%。二是每年联合卫健部门加强对全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培训。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方式,每年从教育费附加或省级学前教育内涵发展资金中安排开展全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培训。截至2024年6月,累计培训托育机构卫生保健人员850人次,为全市托幼机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下一步措施。一是争取政策支持,鼓励行业增长。通过协调沟通争取相关部门支持,从政策、资金上给予保障,鼓励更多具备资质和资源的部门开办托育机构。二是依托高等院校,建立托育服务实训基地,提升托育教师的专业性。拟争取上级资金189万元支持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所附属幼儿园开办托育教育,实现托育一体化管理。三是联合卫健部门挖掘发展潜力,从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集团化办园等继续鼓励支持更多优质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增设托育班,实施“托幼一体化”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托幼一体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加快推进托幼一体化工作,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2024年7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