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颖、罗细彩、胡倩倩、张雨竹、符号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你们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多部门联动,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近几年,市教育局从多方面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一是学校依靠家长学校的成立、家委会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家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严格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三位一体合力。二是学校与医院结合,聘请专家深入学校对学生宣讲心理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早期创伤、家庭重大变故、不和谐亲子关系可能造成的心理影响。三是市教育局鼓励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家委会等平台,网络APP宣传,开设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引导和帮助家长了解孩子所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帮助家长正确看待孩子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提升家长的心理素养。四是学校与社区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心理素质拓展等活动,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市教育局与卫生健康部门和团市委联合开展相关活动,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下一步,市教育局将与相关部门协商,共同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五是市教育局实行“市(特区、区)乡镇、校”四级联动,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学生开学心理普测工作,指导学校每年规范组织开展1次心理健康测评,重点排查抑郁和焦虑。指导学校运用好心理健康测评结果,建立“一生一策”心理成长档案。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个别谈话、家庭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严格要求学校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心理失衡问题,及早研判并分类疏导各种心理压力,避免因压力无法缓解而造成心理危机。
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一步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水平
目前,全市各中小学配备了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高中学校基本以自编讲义的形式讲授心理课程,基本形成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各中小学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辅导室),基本保证了活动场地和开展心理辅导的设施设备。下一步,全市中小学将开设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更好的发挥心理健康教师的咨询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开展团体辅导、心理训练、情境设计、问题辨析、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切实培养学生珍视生命、热爱生活的心理品质。
三、多渠道解决心理健康教师不足问题,进一步加强人员保障
目前,我市共有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833人(专职104人,兼职729人)。其中,小学学段心理教师627人(专职15人,兼职612人)、初中学段心理教师141人(专职37人,兼职104人)、高中学段心理教师65人(专职52人,兼职13人)。833名心理健康教师中共有心理咨询师291人(小学157人、初中80人、高中54人)。从量上看,基本满足学校需要。尽管各“市(特区、区)”采取引进心理健康专职教师、招考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协调心理健康专职教师等方式招聘心理健康教师,但是还是数量不足,水平参差不齐。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申请编制,采取人才引进、自主培养等方式逐步解决心理健康教师不足问题。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引导,完善激励机制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预防校园突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22年6月,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小初高“心理健康教育巡回宣讲”活动,组织专家编写了《六盘水市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手册》,提高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识别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活动。2024年,市教育局制定了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时间,并按其它学科同等方式制定心理教师工作量。要求学校纳入适当的生均工作经费,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专用;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形式与其他学科的评价方式适当区别,职称评审给予适当区别,调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下一步,市教育局将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总之,感谢各位委员提出的宝贵意见。今后,市教育局将根据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的建议》加强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024年7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