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关于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11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09-18 16:04   字体:[]

唐培仙委员

出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完善体育教师补贴政策。2024年,中共六盘水市委办公室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保障体育教师合理待遇,体育教师课余指导学生勤练和常赛,以及承担学校安排的课后训练、课外活动、课后服务、指导参赛和走教任务等计入教学工作量,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竞赛成绩,在绩效工资内部分配时给予倾斜,确保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享有相同待遇。如市实验二中将体育教师指导学生参赛获奖纳入突出贡献奖进行加分核算绩效工资;市实验一中将课外训练、课外体育活动、大课间指导均折算为课时,纳入超课时费用发放,对于带领学生外出比赛的给予一定补助;市十中将体育教师带队训练比赛作为岗位晋升、职称评聘的重要加分条件。对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或表扬,在开展六盘水市优秀教师、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评选表彰中保证体育教师占一定比例,以2023年教师节表彰为例,全市共有6名体育教师获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名体育教师获优秀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二、推进场地共享共用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用于改善办学环境,近三年六盘水市学校体育工作经费投入超43亿元,其中设施设备35.9亿元、教学活动5.2亿元、教师培训2.7亿元。六盘水市共有中小学(幼儿园)1736所(公办1024所、民办712所),另有教学点63个,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面积共计188.4万㎡,面向社会开放的体育场馆设施面积合计39.2万㎡,其中水城区的337所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实现了100%面向社会开放。

通过调研发现,我市中小学体育场馆虽然打通了面向社会开放的政策性瓶颈,但是安全问题、管理问题、经费问题是导致开放率不高直接原因。安全问题体现在,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改善学校办学环境,部分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优化,但是仍有大量的学校体育设施设备使用年限过长、陈旧损坏严重,不符合体育锻炼的标准要求,只能勉强满足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若高频次使用势必会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危及群众的切身利益;体育运动固有的对抗性风险,使得社会人员之间、社会人员与在校学生之间都有可能因为对抗性运动造成损伤,如果发生意外,责任如何界定,学校是否会在舆论压力、制度空白下承担无限责任,这些都成为学校体育场馆开放路上的“绊脚石”。管理问题体现在,虽然市级层面明确了我市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开放的时间、对象、内容,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各学校缺乏统一的规范,导致出现特殊情况时无章可循,造成了管理的压力。在发生伤害事故和财产纠纷时,由于无统一的管理条例和赔偿标准,处理时难以达到统一,导致学校不愿意提供场馆设施开放,损害广大有健身意愿人群的活动利益。在日常管理上,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对外开放时间一般是公众的休息时间,而学校教师以及安保人员都有正常的作安排,为了合理安排学校场地的使用及管理,必须增派体育场地管理人员,而且部分外来人员进校后,随手乱扔垃圾和烟头,不服从学校工作人员的管理,保洁人员工作量较之前大大增加,纷纷要求学校对支付超工作量经费。随着外来人员的大量涌入,场地、器材的使用频率增加,损坏率也随之增加,无疑增加了学校对体育场馆场地器材维护的费用。以水城区为例,各学校场馆设施是免费开放的,但是政府却未配备专项资金补助,维护及修理均由学校承担,增加了学校的管理难度和财政负担当前经费问题主要聚焦于经费的来源,市教育局于2021年下发的《关于做好六盘水中小学场馆开放和暑期托管服务等相关工作的通知》(六盘水教通〔202175号)中明确要求,“各市(特区、区)教育局要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请示报告,积极争取开放学校场馆和暑期托管方面的经费支持、人力支持和政策支持等,及时将常态免费开放学校场馆的运营费用纳入财政预算”,但截至目前,各市(特区、区)均未安排免费开放学校场馆专项资金补助,从省级层面也未出台相应的收费标准。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只要面向社会开放,就会涉及损耗修补、人员维护等硬性支出,在没有相关经费支撑的前提下,场馆开放工作难以推进。

我们在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的同时,也在不断扩大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的范围,积极推进向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开放工作。六盘水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制定了《六盘水市黄土坡体育中心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方案》,明确将体育馆、体育场(田径跑道)、网球场、训练馆纳入免费代收费管理,确定了免费时段和低收费标准,如体育馆、网球场、训练馆,除固定时段免费外,低收费时段仅需6人。2024年上半年,黄土坡体育中心向社会开放接待群众187964人次,接待学校团体6个,为钟山区伟才幼儿园等5家幼儿园提供场地开展亲子活动及六一活动,为六盘水红湖学校等中学提供场地组织开展篮球比赛。凉都体育中心接待群众241243人次,接待有关学校团体组织开展活动3个,为市一幼、市三幼等3家幼儿园提供场地组织开展工间操、亲子活动等。

三、鼓励支持中小学校成立体育俱乐部。2024年,中共六盘水市委办公室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建立分学段(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跨区域(市、区、校)“四段三级”学生(青少年)赛事体系,重点打造以足球、篮球、田径、游泳项目为示范引领的校园体育精品系列赛事。鼓励学校与体校、社会体育俱乐部合作,共同开展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促进竞赛体系深度融合。截至目前我市有登记在册的体育社会组织37家,其中:单项协会33家,单项俱乐部3家,民办非企业1家。在体育社会组织开展活动过程中,游泳协会、轮滑协会等体育社会组织与多所学校合作,大力开展游泳进校园、轮滑进校园等体育培训工作文体广电旅游部门协调专业教练进校指导1400余次。学校体育俱乐部属于民办非营利性组织,只要达到民办非营利性组织成立登记准予行政许可条件即可成立。下一步,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将牵头将对接相关体育社会组织和学校,共同探索社会体育组织与学校之间开展竞赛、培训等体系建设,充分利用课后延时服务、体育场馆免费开放时段等,推进体育社会组织与学校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提升青少年体育工作质量。

四、不断完善学校体育赛事体系。根据《六盘水市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市教育局联合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共同组织开展学生(青少年)系列竞赛活动,市县两级每两年举办一届学生(青少年)综合性运动会和不少于5项参与度广、认可度高的专项赛事,各学校每年举办一届学生(青少年)运动会;积极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校际、校内、班级比赛。逐步建立分学段(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跨区域(市、区、校)“四段三级”学生(青少年)赛事体系,重点打造以足球、篮球、田径、冰雪项目为示范引领的校园体育精品系列赛事。建立分学段(小学、初中、高中)、跨区域(校、县、市)的三级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教育、文体广电旅游部门以阳光体育运动为抓手,广泛搭建赛事平台,持续扩大学生体育活动参与面。2截至2024年上半年,仅市级层面就组织了跳绳、体操、足球、武术、轮滑、游泳、田径等十余项系列赛事,市县校三级赛事已超过千余场,学生参与人数数十万人次。选派十余支队伍代表市级赴省参加足球、篮球、田径、轮滑等比赛,真正做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练。


2024730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