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质量要提升、校园要安全”的指导方针,有力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大力实施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六大攻坚工程”,以强有力的“双统筹”奋力夺取“双胜利”。
一、党建引领建功“新时代”
(一)不断强化基层党建凝聚力。实施基层党建“543”工程,全力推进支部分类定级管理、党员先锋量化考评、党组织向教育教学一线覆盖等重点工作。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贯彻《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分两个批次对符合条件的195所中小学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二)不断提升从严管党治党执行力。召开党委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和全市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4次,举办“师德师风”专题培训400余场次,市直教育系统查处违纪违法干部职工4人,持续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三)不断增强向党看齐向心力。创新推动“大思政”建设,在各学段构建起“日常教育+理论研究”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新模式。举办各学段思政优质课竞赛,围绕新课程、新教材热点设立市级研究课题14项、省级研究课题1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市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开展宣讲300余场,覆盖师生4.5万余人次。
二、立德树人书写“新篇章”
(一)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作用。省级23科次优质课评比中,我市获一等奖21名,在全省占比16.28%,在选派的46名参赛教师中,获一等奖比例45.65%。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我市荣获1个特等奖,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其中3个教学成果推荐参加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4支队伍获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贵州赛区复赛资格,位列全省第一。举办“思政课大中小一体化活动”,覆盖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八所,5000余人线上线下参与本次活动,规模和影响均属空前。
(二)充分发挥融合育人作用。大力推进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组织参加贵州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获69金68银68铜,金牌数和奖牌数均排全省第四名。成功创建省级劳动教育示范区1个,省级劳动教育示范校10所,入选省级劳动教育优秀工作案例1个,省级劳动教育优秀教学案例4个。55.6万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卫生、校外劳动实践、劳动技能比赛等集体活动1501场,师生覆盖率100%。
(三)充分发挥教师育人作用。争取国培项目16个,培训14997人次,累计争取培训资金1236.56万元,全年完成各类培训约18万人次。六枝特区入围贵州省“强师工程”试点县,水城区入选贵州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项目,我市获得“教育部—中国移动中西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和“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社会情感与学校管理项目”。全市330名优秀校长、教师,30个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受到市委、市政府表扬,2名教师入围全国乡村青年教师培养计划,1名园长成为教育部“双名计划”名校长培养对象,1名教师被推荐到教育部参评“教学名师”,1名教师被推荐参加“全国杰出中青年教师候选人”评选(贵州唯一推荐人)。
三、发展水平实现“新提升”
(一)加快提升民办教育“规范发展”水平。超额完成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调减目标任务,在校生规模从调减前占比6.93%(占比为全省第三高)调减至4.93%(省定任务为5%)。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从“双减”启动前的346所压减至13所,压减率96.24%。我市成为全省第一个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账户核验通过率实现100%的市(州),和全省第三个线上开通支付渠道率完成100%的市(州)。
(二)加快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新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87所,建成农村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资源中心19个,全市资源中心总数达到110个,辐射农村幼儿园760所,提前三年实现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个农村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资源中心的目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进展顺利,盘州市和水城区通过省级普及普惠实地督导,正在按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序时推进。示范性幼儿园创建成果显著,11所幼儿园通过复查、申示或升类评估,我市实现省级一类示范性幼儿园零的突破,并成为继贵阳之后全省第二个县县有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的市(州),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总数继续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三)加快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启动实施公办强校计划,遴选出148所学校作为公办强校项目培育学校。推进大班额化解,2022年全市规划安排资金近4亿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达100%。“义务教育有保障”工作成效持续巩固,顺利通过省对市脱贫攻坚后评估,实现教育保障领域“问题零反馈”。
(四)加快提升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水平。6所申示、升类高中顺利通过省第一次评估,其中盘州市第二中学和六盘水市第三中学顺利通过省级一类示范性高中初评,我市即将实现省级一类示范性普通高中零的突破以及县县有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五)加快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水平。高规格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大会,六枝特区职校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获省级“中职强基”工程项目立项。盘州市职校2名学生在全国技能大赛斩获三等奖,实现我市在国赛项目的零突破。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煤炭智能开采专业群成功创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完成学历技能双提升线上培训23579人、线下培训23485人,成为全省第二家实现线上培训100%的市(州)。六盘水师范学院与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专业实现高本贯通,于2022年秋季学期共同举办本科专业。
四、教育改革取得“新突破”
(一)试点经费保障“深水区”。在全省率先建立教育资金专户,实现教育资金的封闭运行和物理隔离,有效保障教育经费的及时足额拨付,2022年共计有78.21亿元的教育资金进入封闭管理,教育经费执行率持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达80.48亿元,较上年的76.66亿元增长4.99%。
(二)啃下人事改革“硬骨头”。谋划实施水城区“员额制”教师招聘,累计补充员额制教师366人,以点带面探索破解教师严重紧缺的矛盾和问题。扎实推进“县管校聘”改革,用三年时间,到2024年基本建立起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合理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推动教育督导“长牙齿”。深入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出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两个清单”。全力助推盘州市、水城区顺利地从全省22个县(市、区)当中脱颖而出,成功纳入全省向国家申请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评估认定的8个县行列。
(四)扩大凉都教育“朋友圈”。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帮扶机遇,与广东省中山市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师资交流,中山市共派出教育专家、校长、教师9批次150名赴我市讲学指导,累计培训教师6000余人,我市先后选派校长、学科骨干教师、中层管理干部681人赴中山市交流学习。
五、教育保障得到“新加强”。
(一)抓好民生保障“兜底线”。全年落实各项学生资助和农村学前、义务教育营养餐资金108298.92万元,惠及和资助学生69.41万人次。完成贵州省教育发展基金会安排的各项资助资金322.55万元,资助学生和教师1235人。
(二)推动项目建设“强基础”。全年争取基础教育项目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60736万元,实施学校148所,新增学位25446个。省市十件民生实事涉及的新建改扩建10所幼儿园全部完工。“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项目进度”“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进度”“工程建设类资金执行率”三项指标排名全省第一,“支持消除中小学大班额学校建设专项规划项目进度”“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进度”两项指标排名全省第三,“教育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率”排名全省第四。
(三)打好疫情防控“常态战”。全市教职工疫苗接种率98.58%,学生疫苗接种率98.90%,教职工加强针接种率96.56%,学生加强针接种率92.45%。建立与常态化疫情防控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工作体系,健全疫情防控专项督导、常态督查等机制,基本构建师生免疫屏障。
(四)筑牢安全稳定“大平台”。全市学校保安员配备率、护学岗建设、封闭化管理率、技防系统建成率、一键式紧急报警装置建成率均达到100%,并实现与教育部门、公安机关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