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六盘水市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六盘水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学校基本情况。全市现有普通高中学校41所(公办20所,民办21所),在校学生69714人,专任教师5702人,有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9所(省级一类示范性普通高中2所、省级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4所、省级三类示范性普通高中3所)省级特色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省级特色示范性普通高中公办学校占比达5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5.51%。全市现有义务教育学校609所,在校学生514453人,专任教师26984人,有省级公办强校培育学校155所,市中心城区公办强校计划项目校占比达到91.1%,超过省规定标准1.1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8.52%。
(二)中考质量情况。2023年,全市中考参考率为99.0%,排全省第二名,全市中考省统一命题的五科总成绩实考平均分367.3分,排全省第四名(高于全省平均22.1分)。2024年全市46048人参加中考,及格32924人,及格率71.5%,平均分496.02分;最高分721分,700分以上78人(占比0.17%),650分以上2528人(5.49%),600分以上8317人(占比18.06%),550分以上16649人(占比36.15%),500分以上25993人(占比56.45%)。我市是全省九个市(州)唯一一个没有享受少数民族加分的市(州),但在全省统考科目的总平均分比2023年提升34.1分。
二、建议回复情况
推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教育共同富裕,是市委、市政府对教育的要求,是社会对教育的关切,更是我们教育系统努力追求的目标。您在提案中提的四个方面的建议,提得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就六盘水教育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关于“加强推进政府的‘公办强校计划’的落实”的建议
一是坚持将公办强校计划作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全面铺开公办强校计划创建工作,目前,完成了第三批次50所市级公办强校计划遴选和35所省级公办强校计划遴选,全市省级公办强校计划项目学校达到155所,市级公办强校计划项目学校达到238所,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不断扩大,市中心城区公办强校计划项目校占比达到91.1%,超过省规定标准1.1个百分点。二是完成对第一二批次公办强校计划项目学校开展中期评估,评估出优秀等次20所、良好等次38所,并投入780万元进行奖补,全力推动公办强校计划实施。
(二)关于“全市教育一盘棋,取消自主招生,不准相互拆台,自主招生必定带来招生乱象”的建议
一是严格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招生政策及各项工作要求,统筹公办民办,严格执行“公民同招”,按照“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原则,同时在招生录取时将民办高中与普通高中置于同一批次;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支持有关学校申创省级特色示范性高中,2023年以来,我们优化调整了向省级特色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政策,将省级一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和六盘水市第八中学“中山班”单独设置招生批次。二是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严格限制跨市州招生情况的出现,防止全省普通高中招生及教育水平的进一步失衡。三是严格学籍管理,防止录取学生在学籍注册之后被其他学校二次录取,造成学籍管理混乱。四是加强录取监管,防止招生录取工作当中各学校为争抢生源进行恶性竞争,对招生录取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三)关于“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招生宣传不准阻挡,将中考自愿的自主权还给学生”的建议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中考志愿填报工作的管理和指导。要求各市(特区、区)和学校严格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研究制定本地中考志愿填报方案和应急预案。二是切实做好各项保障工作。认真做好网上志愿填报技术准备和人员保障工作,认真组织所辖学校进行网上志愿填报系统的培训,严格落实不培训不上岗,培训不合格不上岗。三是强化纪律要求。志愿填报需遵循考生意愿的原则,必须由考生本人填报完成,任何学校、机构、教师不能代为填报,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诱导、限制考生志愿填报,严禁违反考生意愿强制考生填报志愿,对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市教育局将严肃处理。
(四)关于“改变对初级中学的评价机制,对初级中学的评价在素质教育达标的基础上重点考虑中考成绩达到省级一类、二类、三类等高中录取线的上线学生人数来评价初中学校,形成良好教育竞争生态”的建议
一是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优化涵盖德智体美劳的“五维”评价体系,将落实立德树人、育人方式、减负增效等改革目标和具体要求作为学前、义务和高中三个学段评价体系核心要素,实施综合评价。二是细化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任务清单,针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等突出问题,修改完善《初高中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对全市基础教育学校进行综合评估。
2024年以来,我市教育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比较短缺,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还有较大差距,“城挤乡弱村空”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超前教育、过度教育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职业教育质量有待提升,社会吸引力还不够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还任重道远。教育投入虽然连续多年正增长,但与省内领先市(州)相比还有差距。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一条主线,紧盯“补短板、抓改革、强师资、提质量”四大攻坚任务,聚焦重点和破解难题相结合,谋划长远和细化举措相结合,立足自身和汇聚外力相结合,把改革和攻坚的重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全力推动六盘水教育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再次感谢您对全市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关注和帮助。
2024年7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