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2—2025年)

   发布时间: 2023-03-22 11:28   字体:[]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抓好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坚决遏制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和发展,根据省教育厅等十五部门关于印发贵州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黔教发202237精神,市教育局等十五部门联合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服务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坚持综合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有效防控,实施一批专项行动,健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格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学生、家庭、社会协同推进,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健康观、教育观、成才观,形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教育管理机制和良好社会环境,切实提高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

合力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克服新冠病毒感染的影响,健全完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到2025年每年持续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有效提升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为如期实现2030年各项目标任务奠定基础。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技术保障

1.加强专业机构建设。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眼科医疗机构、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近视防控专门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综合医院眼科建设,有效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危险因素监测和防控科学研究。(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局,配合单位:市教育局)

2.强化技术指导。卫生健康部门要主动承担起校医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开展交流,促进学校卫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每年至少1次培训)。强化中医药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的作用,制定实施中西医一体化综合矫正方案,推广应用中医药特色技术和方法。强化角膜塑形镜、隐形眼镜等监管力度,鼓励医疗机构近视防控服务按市场调节价实施,由各防控机构自主定价,按相关指南确定诊疗项目向市卫生健康局报备。对辖区内学校教室采光照明和可调节课桌椅进行技术指导(每年至少1次)。科技局要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科研力量,支持开展近视防控相关内容的科研攻关,加强防治近视科研成果与技术的应用。(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卫生健康局、市科技局)

3.强化学校医务室建设。各学校要根据国家、省、市文件要求,从提升软硬件设施两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学校医务室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认真落实,设立专门的卫生(保健)室,配备必要医疗器械和设备等,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缓解师生心理压力。在硬件设施尽快达标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采取面向社会优先招聘专职校医,卫生健康部门派驻送医下乡活动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招聘专职校医等方式进行,逐步配足配齐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支持鼓励现任具有教师资格的教师担任保健教师鼓励有志青年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逐步强化学校对学生的卫生服务与保障。(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卫生健康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夯实视力监测

4加快学生电子档案建设。依托现有资源,各学校要建立并及时更新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随儿童青少年学籍变化实时转移,逐步实现中小学生电子视力档案100%建立。认真做好儿童青少年眼睛保健和视力检查,及时对本地区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进行核定。对视力筛查中发现有视力异常或可疑眼病的学生,要及时提醒家长到专业眼科机构寻求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治疗和防控措施。(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卫生健康局)

5不断优化信息系统。发挥现有医疗卫生机构和学校视力监测点筛查、监测及防控指导作用,加快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信息化建设步伐。同时,加强相关部门间的紧密协作,强化筛查机构、学校、医疗机构、家长的多方联动。(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卫生健康局)

6狠抓视力监测全覆盖。全市卫生健康、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学生近视等常见病监测、学生视力全覆盖监测时,要对相关检测机构严格把关,坚决杜绝无资质的机构入校开展视力检测。全市教育、卫生和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各自工作职能加强协同配合,对进校开展视力监测工作人员资质、工作流程和方法、质量控制以及近视防控产品和服务提供情况等开展专项检查和督导(每年至少1-2),推动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顺利开展。(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局,配合单位: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

7.抓好0-6岁儿童视力保健。卫生健康部门严格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关于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要求,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要积极指导各地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基础上,加强儿童早期眼病筛查、视力水平监测,做好转诊,开展服务对象的随访。将儿童视力健康档案及时转接到各学校,做好干预工作的医教衔接。(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局,配合单位:市教育局)

(三)加强健康教育

8组建各类宣讲队伍。各市(特区、区)教育局要加强近视防控专家宣讲团建设,组建近视防控专家宣讲团,宣讲团成员学期内到校宣讲不少于4次,实现校园近视防控宣讲教育全覆盖(已成立的不用再成立);培训培养健康教育教师宣讲员,开发拓展健康教育课程资源;支持鼓励学生、家长成立视力健康科普社团,多角度、多渠道宣传科学用眼护眼知识。各市(特区、区)教育局,各学校要依托医疗卫生、近视防控专业力量,主动联系国家、省、市等各级近视防控专家走进校园,定期对校医和任课教师开展近视防控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校医和任课教师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主动意识和专业能力。(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卫生健康局、市科学技术协会

9.加大科普知识推广力度。坚持因地制宜,通过评选近视防控宣传大使、开展专题讲座、举办近视防控知识竞赛、发布倡议书等方式,广泛开展特色科普活动。强化科普阵地建设,充实科普宣教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近视防控科普体验研学基地,营造爱眼护眼浓厚氛围。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充分利用机场、车站、公交站点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全方位近视防控公益广告宣传。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全国爱眼日等时机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活动(每年至少开展3-4次宣传)。(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科学技术协会)

10狠抓家校联动。各单位要推动学校强化与家长沟通协作,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视力健康状况,强调近视危害性,宣传科学的近视防控知识和方法,引导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陪护视力异常的孩子到医疗卫生机构检查和矫正,发挥家庭教育在近视防控工作中的关键作用。鼓励学校在家长委员会中明确家长代表的近视防控职责。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宣讲作用,引导家长提高家庭眼保健意识,以身作则,共同控制“视屏时间”,营造爱眼护眼的健康家庭氛围。

学校要定期通过校园网、健康讲堂、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信和家庭健康作业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告知孩子视力情况,宣传保护视力和预防近视理念,推动家长参与孩子近视防控工作,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卫生健康局、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11.引导学生自觉爱眼护眼。要认真执行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教育引导儿童青少年形成科学用眼行为习惯。各学校要依托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定期安排爱眼护眼课程,向学生讲授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方法,主动学习掌握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养成健康用眼习惯;指导中小学生认真规范做眼保健操,每天上午下午各做1次,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学会劳逸结合,做到合理作息。教育每个学生强化“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养成健康习惯。(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团市委、市妇联)

(四)减轻课业负担

12.与“五项管理”相结合。为确保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统筹推进手机、睡眠、作业、课外读物和体质健康等“五项管理”。全市教育系统要进一步落实了“五项管理”相关要求,通过政策项目化、项目指标化、督导制度化、管理常态化,靶向施策,全面发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每周参加3次以上中等强度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睡眠、不熬夜、少吃甜食,自觉减少电子产品使用。(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团市委、市妇联)

(五)改善视觉环境

13改善教室设施设备。根据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08〕5号)、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2016)、《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7793-2010)《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标准(GBT 3976-2002)等文件要求。认真开展学校教室照明改造达标,采用质量认证手段推动近视防控工作,全面改善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健全政府、行业、社会等多层次的认证采信机制,推广使用优质光源灯具(LED光源),建立完善的教室照明管理维护制度,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力争在2025年前逐步实现全市学校教室采光照明100%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在2025年前逐步配足配齐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根据学生座位视角、教室采光照明状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周或者每月调整学生座位,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卫生健康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

14严选学习用品。严格按照《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确保儿童青少年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教科书、教辅材料、学习杂志、课业簿册、考试试卷、学习报纸、学龄前儿童学习读物,以及普通教室照明灯具、读写作业台灯和教学多媒体等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卫生健康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

(六)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15.严格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体发〔20201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教体艺〔20205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管理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116号)等文件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认真做好“两操”落实“阳光1小时”活动,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全面改善学校体育办学条件,力争在2025年以前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师配备、运动场地、设施器材建设达标。进一步落实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各种社团活动等,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培养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终身运动锻炼习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完善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补充体育教师的机制。各中小学校每学年要开展覆盖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并及时上报测试数据,上报率100%(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体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四、保障措施

(一)统筹部署推进

充分发挥各级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定期召开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安排部署会议,制定实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计划,统筹部署各成员单位年度重点任务,合理安排经费、分工负责、协同推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学校与医疗机构落实。社会参与”的近视防控联动格局,为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提供完善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坚实的组织基础和高效的工作体系,切实推动光明行动工作落地落实,一体化推进近视防控目标的实现。(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卫生健康局、市体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医保局、团市委、市妇联)

(二)营造良好氛围

全市教育系统要依托“师生健康 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全国爱眼日”等活动,加强科学引导和典型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配合的良好氛围,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光明的未来。(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卫生健康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医保局、团市委、市妇联)

(三)开展考核督查

每年开展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评议考核工作,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各市(特区、区)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考核。加强近视防控工作督查,持续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指导推动各地逐级精准落实近视防控相关政策要求,不断提升视力健康知识知晓率、学生用眼行为改进率、视觉环境条件达标率、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卫生健康局、市体育局、市市场监管局)



2023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