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2025年“凉都杯”学生文创大赛方案

   发布时间: 2025-09-18 18:37   字体:[]

一、大赛目的

推进六盘水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充分挖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提升全市文化创意水平,推动文创产品开发和品牌建设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创造活力,培育青少年文创人才,鼓励大学生投身于创新创业事业,支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经研究,决定举办六盘水市2025凉都杯学生文创大赛。

二、大赛主题

青春逐梦·创意凉都

三、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

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残联

)协办单位

市(特区、区)宣传部教育、文体广电旅游局、残联

四、参赛对象

全市在校大、中、小学生分为小学组、中学组含中职)、高校组(含高职)、特校组

五、大赛类别

大赛共设六个类别,参赛作品需围绕以下方向进行创意设计。

凉都城市IP系列  

围绕中国凉都”“江南煤都”“生态绿都”“19度夏天”“康养胜地”“南国冰雪城”等城市名片设计出具有辨识度和传播力的IP类文创产品

历史文化系列

深入发掘六盘水的遗址遗迹、古建筑、古镇、传统村落、三线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生活进行设计中,使六盘水历史文化焕发新生机,吸引更多人关注与传承。

民族文化系列

以六盘水民族特色文化蜡染、刺绣等非遗技艺为灵感,设计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文创产品,展现我市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原真性和创新发展

四)风景名胜系列 

以乌蒙大草原、野玉海、梅花山妥乐古银杏、牂牁江、韭菜坪等我市主要景区景点为主题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带走一份独特的纪念。

五)农特产品系列

围绕茶叶、猕猴桃、刺梨、火腿、羊肉粉、烙锅特色农产品、美食、饮品进行创意开发展现六盘水农特旅游商品的独特魅力

(六)其他系列

能展现六盘水地域特色、民俗趣事、时代风貌、生活情境、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科技进步、改革创新等方面的文创产品,

用创意演绎和诠释凉都,讲好“凉都故事”。

以上各类文创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吉祥物、卡通形象、纪念品、教育用品、服饰创新设计、饰品、手工艺品插画、拼图打卡印章、手绘地图、特色摆件、明信片、礼盒、玩具、茶具等形式呈现

六、参赛要求

)作品形式

参赛作品为实物每件作品需附200字以内设计说明(含创作灵感、文化内涵等)。作品需控制一定尺寸,其中绘画类不超过四尺宣纸(69cm×138cm)对开,其他画种尺寸均不超过四开(40cm×60cm),横竖不限。手工类包括剪纸、编织、刺绣、泥塑、综合材料等,平面作品尺寸不超过40cm×40cm,立体作品尺寸不超过40cm×40cm×40cm其他类作品按常规设计,建议不宜太大或太小。

)原创性

作品必须为原创,无版权争议,不得抄袭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征集方式

小学组、中学组(含职校)作品按属地原则由各市(特区、区)教育局统一向辖区中小学校(不含特殊学校、市直学校)征集;市直学校(小学组、中学组)由市教育局统一征集;高校组(含高职)由各高校负责面向本校学生征集特校由市教育局统一4所特殊学校征集;以上作品征集完成后统一报送至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市文体广电旅游局)。

七、赛程安排

)作品征集(20251030日前)

按照学生自愿参与原则提交参赛作品。

)初评阶段20251120日前)

1.县区部分。由各市(特区、区)宣传教育文体广电旅游局、残联组成专家评审组,文体广电旅游局牵头组织对作品进行初评小学组、中学组(含中职)均按每个类别初评作品不超过30件,每组六个类别初评总量不超过180件。初评结果和作品由各市(特区、区)文体广电旅游局统一报送组委会办公室。

2.市直学校部分。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残联组成专家评审组,市教育局牵头组织对市直各学校作品进行初评。小学组、中学组(含中职)均按每所学校每个类别不超过5件,每组六个类别总量不超过30件。初评结果和作品由市教育局统一报送组委会办公室。

3.高校部分。由各高校(含高职)自行组织专家进行初评,每所高校每个类别不超过20件,个类别总量不超过120件。初评结果和作品由各高校统一报送组委会办公室。

4.特校部分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残联组成专家评审组,市教育局牵头组织对作品进行初评每所学校每个类别初评作品不超过20件,个类别初评总量不超过120件。初评结果由市教育局统一报送组委会办公室。

)终评阶段(20251210日前)

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残联组成专家评审组进行集中评审,评选出拟获奖作品建议名单报组委会审定并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颁发获奖证书。

八、奖项设置

(一)学生奖项(每组每类别分别评选)

一等奖数量为同组同类别总数的5%二等奖数量为同组同类别总数的10%三等奖数量为同组同类别总数的15%,优秀奖数量为同组同类别总数的20%。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残联联合颁发证书。

(二)指导老师奖项

一、二、三等奖作品的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残联联合颁发证书

(三)优秀组织奖项

大赛组织工作中成效明显的学校及各市(特区、区)相关部门获优秀组织奖。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残联联合颁发证书

九、成果转化与权益

(一)展示推广

获奖作品在凉都文创店(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旁)凉都手伴店(万达广场门口)及我市主要景区展示或公益义卖。展示结束和未卖出的作品于20263月底前归还作者。

(二)公益义卖

同意进行义卖的获奖作品,义卖价格建议由“作品创造成本管理服务费(成本的10%捐赠资金(成本的30%)”组成,

由作者在指导老师的指导把关下确定。其中义卖后成本归作者本人,管理服务费归义卖店铺。根据作者意愿,捐赠资金由义卖店铺代各义卖作品作者统一捐赠市红十字会专户,定向用于支持特殊学校教育事业。

(三)产品开发利用。为支持文创人才自主创业,加快推进文创成果转化落地,高校、职校(含中职、高职)获奖作者可与凉都文创店凉都手伴店及主要景区管理公司签约为文创产品设计师,参与后续产品开发同时受邀到特殊学校为学生授

十、持续推进

(一)定期举办打造品牌效应。每年定期举办12大赛(春、秋季开学后),吸引更多的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关注与参与,形成文创赛事品牌。

(二)构建文创作品数据库。对参赛作品进行全面梳理,按照作品类别获奖情况等进行分类归档,形成资源库系统记录学生创作者的创新成果,形成可追溯的青年文创人才储备库。

十一、宣传推广

通过本地媒体、社交媒体平台以及主办单位官方网站等多渠道发布获奖名单及作品展示,增加公众对大赛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激发全市学生投身文创设计开发的热情。制作大赛精彩瞬间回顾视频,通过各大视频网站和社交媒体广泛传播,进一步扩大大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十二、联系方式

(一)大赛组委会办公室:

市文广电旅游局文化遗产黄勇电话:15885385558

(二)各相关单位:

市委宣传部(帅学超)电话:13595850618

市教育局(于蓓蓓)电话:18184184351

市残联(汤淳)电话:15599549797


       附件:六盘水市2025年“凉都杯”学生文创大赛参赛作品登记表及汇总表.docx


2025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