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特区、区)教育局,市直各中小学:
每年随着天气变暖和汛期来临,溺水事故易发、频发,中小学生溺水死亡在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中占比最大,坚决遏制中小学生溺水死亡事故的发生,是校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将《六盘水市中小学防溺水安全工作指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各市(特区、区)教育局、各中心校、各中小学认真遵照执行。《六盘水市中小学防溺水安全工作指引(试行)》是防溺水安全工作的规定动作,各地各校在执行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本校实际,自创行之有效动作,通过规定动作与自创动作相结合,务必将中小学生溺水安全事故有效控制下来。
附件:六盘水市中小学防溺水安全工作指引(试行)
2022年5月27日
附件
六盘水市中小学防溺水安全工作指引
(试行)
一、教育局、中心校防溺水安全工作十一条
(一)安全教育
1.宣传发动:督促学校加大防溺水宣传力度,营造防溺水安全宣传氛围。
2.安全教育:组织形式多样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协调有关部门加快学生游泳馆建设,开设游泳课程,培养学生游泳技能。
3.安全培训:组织区域内学校开展防溺水安全培训,提高学校防溺水安全工作水平。
(二)安全防范措施
4.隐患排查:在深入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的基础上,绘制区域内水域分布图,并按风险隐患情形进行颜色标示。
5.分析总结:分析2017年以来学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深入查找防溺水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探索防溺水安全工作有效对策。
6.安排部署:加强防溺水工作安排部署与工作提示,督促指导学校有效做好防溺水安全工作。
7.实施奖励:建立奖励制度,对社会人员报告(反映)学生在水边下水玩耍、劝阻学生下水、抢救落水学生等行为,酌情予以奖励。
8.应急管理:加强防溺水安全应急管理,建立恶劣天气防溺水安全应急机制,重点突出河流、山塘、湖泊等涨水引发溺水事故的防范。
9.追责问责:严格责任追究,对防溺水安全工作责任不落实或整改不到位而出现学生溺水事故的,要坚决按“四不放过”要求,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三)加强联动
10.协调联动:协调有关部门,加强河流、水库、山塘、鱼塘、积水矿坑、建筑工地积水坑等水域防溺水安全防范,完善警示标志设置,加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强化汛期水域巡逻防范,严格值班值守工作,将预防学生溺水安全工作纳入河长制工作内容。
11.协调考核:协调政法部门,将学生溺水安全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村民委员会)年度考核内容,纳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内容。
二、学校防溺水安全工作十一条
(一)安全教育
1.加强宣传:采取LED、黑板报、宣传专栏、校园广播和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全面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
2.安全教育:以课堂教学、防溺水安全精品课、主题班会等方式,落实防溺水公共安全教育。
3.注重效果:采取观看视频、教唱防溺水山歌、组织防溺水文艺演出、组织防溺水宣誓活动等方式开展安全教育。有条件的学校开展游泳教学、溺水逃生等体验式教育,增加学生防溺水安全的真实体验,提高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效果。
(二)防溺水安全工作措施
4.隐患排查:定期开展学生上放学路上经过水域的摸排,绘制学生防溺水分布图并定期更新。
5.网格化管理:将防溺水安全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重要内容,对喜欢野外游泳、下水摸鱼捕虾等重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告诫,提醒家长加强监管。
6.自我防护:实行路队长制和学生联防制(建立学生防溺水防护小组),加强学生防溺水安全自我管理。
7.顺路巡查:以顺路为原则,将学生上放学主要路段安全巡查责任进行细分,明确教职工顺路巡查责任。汛期期间,实行每天顺路巡查。
(三)加强联动
8.村居联系:联系水域附近村民委员会,加强无主山塘、村民自挖水坑(水池)等安全防护,在山塘水库旁边设置长竹竿、绳子等救护物品。敦促村民发现学生在水边玩耍,要及时劝阻,并向村委会、学校或家长报告,发现溺水的,要立即施救并报警。
9.家校联系:建立学生缺勤、请假外出等通报、沟通、提醒、共管机制,督促家长加强假期学生外出安全管理,实行家校对学生无缝对接管理,防止出现监管空白。
10.技防建设:联系通讯部门,推广学生使用定位卡,通过科技手段加强学生校外轨迹管理,建立完善学生防溺水安全电子围栏。
11.加强配合:配合政法、水务、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开展防溺水安全联防联治活动,主动向有关部门报告学生防溺水预警信息。